集郵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集郵動態

努力促進全國郵展評審工作規范化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日期:2022-10-09

打印

【字號:

努力促進全國郵展評審工作規范化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第2屆粵港澳大灣區集郵展覽評審工作紀實
     
    通過多年努力和積極探索,在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的組織領導和積極推動下,全國郵展評審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國家級郵展整體水平持續提升。在剛剛結束的東莞虎門2022第2屆粵港澳大灣區集郵展覽中,共有29個省級集郵協會和香港、澳門集郵協會的1164框展品(其中競賽性展品717框)參加本屆郵展。在時間緊、任務重、政策性強的情況下,本次郵展評審委員會認真細致公正,圓滿完成了評審任務,展示了我國評審員隊伍站位高、講奉獻、業務精、勇擔當的良好作風。


   嚴格程序組建評審團隊。組建全國郵展評審委員會,有規定的原則和流程。以此次大灣區郵展為例,在確定了郵展的總規模(框數)和類別后,評審委員會的組建原則是按規模確定人數,在國家級郵展評審員數據庫中提名評審員,“德才兼備”是選定評審員的基本條件;根據參展郵集各類別的框數,選配相應的評審員。選擇原則是根據其對某類別評審的熟悉程度,兼顧多類別的評審能力,資深評審員與新晉評審員結合,從年齡、地域的角度合理選配評審員。這樣一方面考慮到平衡,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鍛煉隊伍,培養“一專多能”的評審員。另外,本著“便捷”和“節約”的原則,一般會優先考慮辦展地及周邊省份的評審員。評審委員會成員最終由全國集郵聯按程序審批。今年,各地疫情時有反復,有些已經被納入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員,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不能跨省流動等原因,不能參加評審工作。郵展工作委員會及時提名替換評審員,調整后的評審委員會名單經全國集郵聯審核后在展品目錄中予以公布。按照國際慣例和現行的全國郵展相關規則,確定、調整評審委員會成員不需要公示程序,是全國集郵聯和郵展工作委員會的職責。


   自覺遵守評審紀律。評審委員會對評審期間評審員和見習評審員的言行有嚴格要求。在評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所有評審員集體學習重溫了《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集郵展覽規則》第23條第2款關于評審期間需遵守的八項評審紀律,包括:不準接受展品作者的饋贈;不準參加展品作者的宴請;不準評審本人參與編組(編寫)的展品;不準評審直系親屬的展品;不準為展品獎級游說;不準泄露評審機密;不準前往銷售區購買郵品;不準遲到、早退和擅離評審崗位。廣東當地集郵氛圍濃郁,郵展前和郵展期間的集郵交流活動比較多,當地的集郵組織和集郵人士在展覽地舉辦活動,邀請會士、集郵專家參加,由于參加者中有本次郵展參展郵集的作者,評審員如果參加,就違反了紀律。受邀的幾位評審員都主動發去了言辭懇切的微信,婉言謝絕,并告知為保證評審的公平公正,無法參加。在向擬定的評審員了解能否參加評審時,有資深評審員主動申明其配偶有展品參展,經抉擇,其配偶展品撤展,避免了與評審工作的沖突。評審過程中,發現了一部參展郵集與某位評審員曾經制作的郵集是同一方向、名稱相近,評審委員會主任立即向該評審員了解核實情況,澄清了質疑。我們的評審員有較強的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并能夠自覺落實到工作中,值得肯定。


   依據規則公正評審。郵展評審,以《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集郵展覽規則》為評審原則,以國際集郵聯合會相關專用規則和指導要點為技術標準,按照當屆郵展的特別規則,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評審工作,評審是對郵集不對人,小組集體討論集體打分,重點郵集評委會復核。評委會所有成員按照評審規則,公平、公正細致認真地完成評審工作。評審期間,評委會數次召開會議,掌握評審進度、協調處理小組間平衡。最后由評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各小組組長組成特別小組對擬獲得金獎(含一框金獎)及以上獎級的郵集進行現場復核。實際上,每次郵展的成績反映的是參展郵集在當次郵展中取得的評審結果,不代表以前和今后。根據國際慣例和全國郵展相關規則規定,參展者應該接受評審結果,這既是對規則的服從又是對評審委員會的尊重,如存在異議,可以實事求是地向全國集郵聯郵展工作委員會進行反映,提出意見建議,以便提升、改進、完善有關工作。本次展出的競賽類傳統類別的5框郵集中,新中國時期題材郵集13部,其中郵票郵品發行年份晚于1991年的(包括全套中部分發行時間在1991年后)有10部郵集,最近的素材發行時間是2019年。本屆大灣區郵展與上屆不同,未設現代類,按規則,近年發行的郵票研究郵集歸于傳統類,評審組按照國際集郵聯合會傳統類集郵的專用規則和評審指導要點進行評審,這些郵集獲高獎的競爭力顯然存在不足。


    專家組盡職盡責。專家組是郵展不同于其他展覽評審的獨特存在,原因是展品素材的偽造變造等情況令人防不勝防,郵集作者被“打眼”的情況時有發生,自認為珍罕的素材,其實是“問題產品”,這不僅影響作者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評審的公正性。專家組的工作給人以十分神秘的感覺,而且似乎專家組成員很嚴厲,有“鐵面判官”之感。引入專家組制度,就是借助辨偽專家的知識和經驗,以及相關儀器設備,對存疑素材進行開框檢查,去偽存真,維護評審結果的公正。開框查驗是專家組根據評審組的疑問進行的詳細核驗,不代表著展品一定有問題。本次郵展開框查驗的素材有15件需要作者再次展出時提供鑒定證書,有5件素材被確定為問題素材,今后不可再展;同時,也有3件素材經查驗沒有問題。每一個開框查驗的展品,本地郵協的征集員都在場見證,所有開框查驗的素材都進行拍照并記錄歸檔,體現了專家組工作的嚴謹扎實。


   加強評審員后備力量建設。在郵展評審委員會中設立見習評審員,以見習的方式培養國家級郵展評審員,是保證郵展評審員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全國集郵聯對見習評審員管理十分嚴格,非常重視郵德郵風的教育和培養,強調以老帶新、加強考評、保證質量。郵展評審委員會組建時,從各省級郵協上報申請國家級郵展見習的省級評審員數據庫中選取見習評審員,原則是兼顧各省級郵協的發展、評審類別的需求、后備力量的梯隊建設等。本次郵展,有4名二次見習評審員,7名一次見習評審員,從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郵展開始,取得全國郵展評審員資格需要經過兩次見習評審,第一次見習的評定成績是實際評審打分操作、筆試郵展規則、口試基礎知識三項的總成績,通過后才具有第二次見習的資格,第二次見習仍需參加實際打分和口試,通過后才能成為正式的國家級郵展評審員。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八屆理事會以來,全國集郵聯和郵展工作委員會結合我國集郵展覽活動的新情況和集郵愛好者的新需求,從制度建設入手,陸續修訂完善了涉及展品類別、展品征集、展品評審、展品審查、評審員和征集員隊伍建設等相關制度。在制度引領、組織保證、人員選配、流程設計、結果確定等方面加強郵展評審工作,得到集郵界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我們將進一步總結近幾年成功舉辦首屆中華全國農民集郵展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郵展和第2屆粵港澳大灣區集郵展覽的相關經驗,不斷加強全國郵展組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培養壯大集郵展覽人才隊伍,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國際慣例與中國特色相結合,努力推動全國郵展工作再上新臺階!

 (全國集郵聯郵展工作委員會)

上一篇:

下一篇:

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强奸,国产精品久久7777777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