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實寄封上的宣傳戳
日期:2022-11-18
打印
【字號: 大 中 小】
一枚實寄封上的宣傳戳“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揭開當年全國人民心底的吶喊和共鳴。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所向披靡,建立新中國。通過回顧歷史、考究實物,核對信息,揭示真相,將該實寄封背后的故事進行展示。
這是一枚1949年4月14日由河南開封寄鄭州的實寄封,信封正面貼有J.ZN-4(7-4)中原解放區中原郵政管理局第2版毛澤東像郵票(鄭州版)無齒票50元郵票一枚,該封正面還蓋有一枚藍色矩形宣傳戳,文字是:“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中原解放區位于長江、黃河、淮河、漢水之間,以河南為中心,連接安徽、江蘇、湖北、陜西四省,由鄂豫、皖西、豫西、陜南、豫皖蘇、桐柏、江漢七塊戰略區域組成。為了適應革命的需要,在抗日根據地時期便建立了交通組織,負責黨、政、軍的通信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健全中原解放區的郵政。1948年10月22日,鐵路樞紐鄭州解放,24日,省會開封重獲解放。同年11月1日,在開封成立河南郵政管理局,開封至鄭州迅即恢復火車運送郵件;12月1日,河南郵政管理局改組成立中州郵政管理局。1949年1月1日,以中州郵政管理局為基礎,在鄭州改建了中原郵政管理局,全省郵政工作走上了統一規劃組織管理。1949年4月1日,中原郵政管理局發行“J.ZN-4第二版毛澤東像郵票”,該組郵票習稱“鄭州版毛澤東像郵票”,全套7枚,分有齒和無齒兩組。
具體是:(7-1)5元,紫。(7-2)10元,棗紅。(7-3)30元,黃綠。(7-4)50元,藍綠。(7-5)100元,黃棕。(7-6)175元,藍。(7-7)300元,紅。該組郵票印刷版別為凸版印刷;采用道林紙;郵票圖幅為18mm×21mm;郵票全張枚數(1-5)是100枚(10×10)、(6-7)是50枚(10×5);郵票齒孔度數是P9.5;郵票面值按中州幣;郵票設計者為時任開封南關郵局統計員徐增新;印刷單位由鄭州飛機場附近的中原新華印刷廠書版廠印制。這枚實寄封的收件人是李再,是其父親楊樹鑫給他的家信,楊樹鑫時任開封中學教員。李再,原名楊鴻濟,開封人,中共黨員,大學畢業,作家。1945年投身革命,1948年鄭州解放后,任鄭州市第一區人民民主區政府首任文教股長、民政股長。1949年5月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47軍宣傳隊,1951年4月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1963年調至廣州軍區宣傳部。實寄封正面貼有1949年1月1日中原解放區中原郵政管理局發行的“J.ZN-4第2版毛澤東像郵票”(鄭州版)無齒票(7-4)50元一枚,是20克以內國內平信郵費,符合歷史事實。實寄封正面銷有1949年4月14日(民國卅八年四月十四日)開封點線收寄戳,戳徑25mm。
實寄封背面蓋有1949年4月15日(民國卅八年四月十五日)鄭縣實線落地戳,戳徑27mm。此時使用的郵戳仍是沿用老式郵戳“鄭縣”,地名還沒有改為“鄭州”。
實寄封正面的手蓋矩形宣傳戳“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其尺寸是:長15mm×寬40mm,加蓋藍色油墨。從歷史背景看:這枚實寄封是1949年4月14日由河南開封寄出,1949年4月15日到達鄭州接收的。1948年10月22日,鄭縣解放,更名為鄭州市;同年10月24日,開封二次解放。此時的開封、鄭州二地均已成為解放區。這也是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如火如荼準備渡江作戰的時期,再過5天,也就是1949年4月20日將打響渡江戰役,符合歷史事實。中原解放區中原郵政管理局刻制矩形宣傳戳“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正是用作對外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有效方式。宣傳戳是郵政部門為達到某種宣傳目的而專門刻制的帶有宣傳文字或圖案的戳記。一般沒有蓋銷郵票的功能。宣傳戳根據宣傳內容,可分為郵務宣傳和非郵務宣傳兩類。前者如為宣傳郵政或郵政資費調整而刻制的宣傳戳;后者常配合政府部門進行政治文化的宣傳?!按蜻^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宣傳戳屬于后者。宣傳戳??逃泻喢鞯膱D案,與文字宣傳相輔相成,豐富了郵戳的內容。保留在封、片、簡上的郵政宣傳戳圖案文字,與郵票圖案文字等同,這些素材可以為郵政歷史類和專題集郵類郵集所應用。這枚中原解放區中原郵政管理局毛澤東像郵票實寄封,郵票完整,郵戳齊全,郵費符資,郵路清晰,是佐證人民解放戰爭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積極備戰渡江戰役的有力證據,也是反映中國解放區郵政歷史的難得素材之一。
(作者:馬衛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