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6月18日,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集郵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確定了目標任務,是推動新時代集郵文化事業不斷前進的一次重要會議。6月19日起,我會微信公眾號、網站同時推出“郵訪郵談話八大”欄目,將陸續刊登領導講話、專訪并邀請部分八屆常務理事、理事,八大代表,暢談集郵經歷以及對今后集郵的設想。
感 恩
全國集郵聯第七屆理事會會長 楊利民
6月18日,全國集郵聯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會后,第七屆理事會楊利民會長給我會會報《中國集郵報》撰寫了題為《感恩》的專稿,五話他心頭的感恩之情。
這次大會有兩項主要任務,一是報告工作規劃未來,二是換屆。
徐建洲常務副會長代表七屆理事會所作的工作報告,高舉旗幟立意高遠,總結工作實事求是,規劃未來更具有時代感,是一個代表滿意的好報告。
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和領導班子正副會長,人員結構合理,年富力強,素質很高,特別是新當選的會長戴應軍,是政治站位高、工作作風實、善于學習、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優秀領導干部。
我為這次圓滿成功的代表大會感到高興,為通過徐建洲常務副會長代表七屆理事會所作的很好的工作報告而高興,更為選出了優秀的新一屆領導班子而高興。七屆會長這個重擔從我身上卸下了,我也輕松了,此時此刻,我最想說的是感恩。
一是感恩新時代,第七次代表大會以來的七年里,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對集郵文化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集郵文化活動,中外集郵文化交流更加廣泛。學術研究成果更加豐碩,郵展的時代特色更加突出,佳郵評選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青少年集郵活動蓬勃發展,集郵文化宣傳更加有力,為宣傳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我感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我國集郵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環境和機遇。
二是感恩領導關心和支持。這七年來,我們每年都要向名譽會長匯報請示全年工作,得到他們諄諄教導和具體指示,倍感親切,深受鼓舞。邀請參加一些重大活動,他們根據工作安排,常常是不顧旅途勞頓和嚴寒酷暑,熱心參加指導。比如王家瑞主席親自參加《中國集郵史》編修的啟動,作了重要講話,指明了方向。使這部140多萬字的皇皇巨著,取得了世界集郵文獻類大金獎,實現了一個新的突破。特別是中宣部兩度審查把關,使集郵史和黨史國史相一致,更具權威性。七年來,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工信部、文化與旅游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以及人民日報社、中央電視總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等相關單位關心集郵文化事業發展,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持。特別是主管的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郵政局,從楊傳堂書記,李小鵬部長到馬軍勝局長,把方向抓大事,有時對一些具體工作也關懷備至。舉辦亞展和世展時,南寧市的周市長隋副市長和武漢市的周先旺市長劉子清副市長都成了總協調總調度總指揮,都是既掛帥又出征,這兩次國際性郵展都達到了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各省區市黨政領導加強領導,創造條件,促進集郵文化活動的開展。各省舉辦國展、佳郵評選等活動,地方領導給予了多方面支持,一次比一次精彩,一次比一次特色鮮明亮點紛呈。還有開展的紀念長征80周年,抗戰70周年,慶祝新中國70周年,還有絲路驛路復興路和改革開放40周年,巡展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影響之深遠和群眾參與之廣泛,沒有地方領導支持,是不可能的。想到這些,我心潮澎湃,充滿深深的感恩。
三是感恩省市縣各級集郵協會。他們是落實工作的關鍵環節,是聯系集郵者的橋梁和紐帶,他們是奔波在第一線最辛苦最能擔當的人。省市縣郵協的編制少、任務重、壓力大,但他們兢兢業業,不計名利,埋頭苦干,任勞任怨。2016年16屆全國郵展在西安舉辦,會長馬鳳炯是書法家,他為郵展寫了八個大字,點明了主題,郵展很成功。展覽在第三天下午撤展,我去展廳看到省郵協秘書長劉武奇和工人們一起忙碌,他汗流浹背,衣服濕透了,灰頭土臉,幾乎認不出來了。詢問他才知道,連中午飯都沒吃,主要是為了郵品和展場的安全??吹酱饲榇司?,我眼睛濕了,誰能想到,這是一位年近60,再過半年就退休的處級干部呢?武漢世界郵展時,湖北省郵協的趙京麗秘書長在不分晝夜的緊張工作中,累病了,還是每天和大家一起吃盒飯,在一線扛著。那些武漢市郵政公司的志愿者,累得在水泥地上躺倒就睡著了。廣東的張宗武會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全省郵協了如指掌,放手支持秘書處同志大膽工作,全省包括深圳珠海集郵活動都是走在前列的。上海市郵協的畢曉哉會長和趙鷹、張玉茹秘書長把一年一度的集郵節辦的紅紅火火,做到內容形式不斷創新,常辦常新,閔行社區的郵票黨課是全國最早的。在這里我要特別說說老會長王觀锠,他雖從會長位置上退了下來,但仍然心系集郵,凝聚人心,支持后任的工作,這是何等的胸懷!令我一直牽心的是黃浦區集郵協會的俞會長,他和另一位老同志為我們集郵協會的工作,拿著紙和筆等了一個上午請我題字,我卻沒有滿足他。事情過去幾年了,我總是心存深深的歉意。山西省郵協何成宏秘書長為辦好《集郵報》嘔心瀝血,其中的艱辛感人至深。
四是感恩集郵者。我認為集郵者是協會的基礎,沒有廣大的集郵者協會猶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曾多次自豪的給前國際郵聯鄭炳賢主席講,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有近300萬會員,全國有千萬人的集郵愛好者,有健全的組織體系和大批經民政部門批準自發成立的集郵社團,這是中國集郵的特色,有非常廣泛的群眾性,是名副其實、當之無愧的集郵大國,他完全贊成。我最感動的是我們的協會從全國集郵聯到基層協會,有一批無任何報酬的同志,他們是集郵者,又是工作者,熱心服務,任勞任怨,就圖個郵樂和郵緣。集郵者個個都很執著癡迷,他們隨著集郵活動在流動,參觀郵展,選購郵品,互寄傳情。還有的集郵者組織起來,集郵、旅游、交友,他們把這種活動方式叫三“U”。民間集郵組織開了十次圓桌會議,每次都誠懇地邀請全國集郵聯參加指導。他們交流經驗,發布新作,聯歡聯誼,評選先進,表彰獎勵,真是有聲有色,像過節一樣。他們告訴我,有一年在蘇州生肖郵票發售,集郵者蓋戳、寄封到后半夜,《中國集郵報》記者王宏偉也拍攝到后半夜,累得倒在現場的椅子上就睡著了。庚子年初,新冠疫情襲來,國難當頭廣大集郵者紛紛行動起來,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為武漢加油,為共克時艱抗擊疫情貢獻力量,成都集郵者不忘初心,以多種方式參加抗疫。他們在2月中旬募捐7萬多元支援武漢,在3月上旬啟用了2枚抗疫紀念戳,下旬開展了向武漢義捐明信片活動,分別寄到火神山、金銀潭等醫院。4月他們出版了《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紀念戳譜》一書。61歲的成都溫江區郵協副會長出生在康定,先后在甘孜和康定工作,他在2月24日即藏歷鐵鼠新年的大年初一,創作發表了9張一組的抗疫漫畫,給抗疫斗爭助力。
五是感恩全國集郵聯秘書處的同志們。中編辦1982年批準30個事業編制,為節省費用,協會一直只有20人左右。秘書處這幾年中到齡退休了近1/3的人員,陸續考入了一批年輕人,增強了隊伍的活力。黨的組織健全,經?;顒?。我曾講過幾次黨課,并和徐建洲常務副會長一起參加過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等黨的教育活動。特別是張玉虎副會長兼秘書長當選新一屆黨總支書記后,黨的工作進一步加強,健全和修訂了規章制度,內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我們認為秘書處的同志們有歷練,有積累,每臨大事能沖上去,全力以赴,是一支能打硬仗能干大事的隊伍。特別是潘勇華副秘書長在組織開展重大活動,協調各方力量發揮了十分突出的作用。這些年,秘書處的同志們對我身體健康非常關心,在工作上全力支持。共事七年了,在離開協會時,我的心情是戀戀不舍的。我真誠地感恩他們,祝他們在新一屆理事會領導下做出更大成績,每個人都有新的進步。
(楊利民6月18日夜草稿、6月28日晚改定)